奇特拉大學校長阿肖克·奇特拉博士和副校長馬杜·奇特拉女士向達賴喇嘛尊者頒發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2019年10月14日 照片 圖片:西藏政府流亡網站

Typography
  • Smaller Small Medium Big Bigger
  • Default Helvetica Segoe Georgia Times

『國際西藏郵報2019年10月15日』應印度北部旁遮普邦境內的奇克拉大學的邀請,西藏精神領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於本週一在該校舉行的第十一屆全球週開幕典禮上發表了題為“現代教育與世俗倫理”的演講。

2019年10月15日,達賴喇嘛尊者應印度旁遮普邦昌迪加爾市奇特拉大學的邀請,出席該校舉辦的第11屆全球週開幕典禮,並發表演講。

在達賴喇嘛尊者於當天上午抵達該校時,受到奇特拉大學校長阿肖克·奇特拉博士和副校長馬杜·奇特拉女士,以及包括該五名藏人學生和校全體師生的隆重迎接。

在該校藏人學生和印度學生相續表演各自傳統歌舞後。達賴喇嘛尊者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貴賓,包括來自各個領域的教授,學者和專業人士,以及奇特拉大學師生髮表了演講。

達賴喇嘛尊者在演講中談到在現代教育中引入古印度的世俗倫理方面知識的必要性,並指出;當年英國人向印度引進的現代教育制度往往帶有唯物主義傾向,而亞希姆薩和卡魯納、薩馬莎和維帕薩納的概念則誕生於3000多年前的印度。

尊者強調:“如果古老的印度文明對我們的思想和情感運作有透徹的理解,再加上現代教育,我們就可以學習如何應對自己的破壞性情緒,並實現內心的平靜。”

尊者還指出,他發現古印度智慧非常有助於認識到苦難的情感並非立足於現實,因此可以在理性的基礎上培養同情心。

由於依靠宗教的理論無法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因此,尊者認為,教育作為一種普遍的媒介,可以促進人類的統一性,並增強人與人之間的的慈悲與同情等的基本價值觀。

尊者還進一步強調,近年來尊者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嘗試通過世俗的方式複興古代印度豐富的文明。

尊者指出,在印度世俗不僅意味著尊重宗教信徒,而且還尊重沒有信仰的人。

尊者對此表示:“無論是否有信仰,古印度的智慧可以使我們具備處理我們的破壞性情感,並充分實現我們的智力和情感健康潛力的邏輯和理由。儘管有關這方面的闡釋可以在宗教文獻中找到,但這些文獻僅僅只是一種工具,我們可以通過學術的方式進行客觀的研究。”

尊者強調他相信印度將率先將其古老的智慧與現代教育相結合。並指出:“如果我們可以培訓教師,並積極在現代教育中推廣古印度文化中的寬容、非暴力(Ahimsa)和慈悲(Karuna)的傳統,那麼我們可以為更加的為世界和平做出積極的貢獻。”

尊者最後還指出;印度與其他國家不同,可以在聖雄甘地的實踐中獲得啟發。從而可以為人類的內在和平作出重大貢獻。 ”

達賴喇嘛尊者在演講結束後,回答了現場學生包括內心的平靜,環境保護和宗教領域的問題。

在當天的活動上,特拉大學向達賴喇嘛尊者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此後,邀請尊者為該校第11屆全球週揭幕。

語言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