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西藏郵報2024年11月07日達蘭薩拉報導』首屆亞洲佛教高峰會在印度新德里舉行,來自30 多個國家的160 多位佛教領袖、學者、專家和修行者參加了這次佛教會議。他們討論了佛教如何應對當代世界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幫助人們減輕痛苦。印度總統穆爾穆在亞洲佛教峰會上表示:佛教在任何危機中都能為人類提供大量幫助。
印度政府文化部與國際佛教聯合會 (IBC) 合作,於 2024 年 11 月 5 日至 6 日在印度新德里阿育王酒店舉辦了首屆亞洲佛教高峰會 (ABS)。
印度總統閣下德勞帕迪·穆爾穆在印度旅遊和文化部部長(Shri Gajendra Singh Shekhawat)、印度議會和少數民族事務部部長(Shri Kiren Rijiju) 和國際佛教聯合會秘書長(Shatse Khensur Jangchup Choeden ) 的出席下,為主題為「佛法在加強亞洲中的作用」的亞洲佛教峰會揭幕。
德羅帕蒂·穆爾穆主席致開幕詞,她表示:「在世界面臨多方面生存危機的時候,不僅有衝突,還有氣候危機,佛教界可以為人類提供很多幫助。佛教的不同流派正在向世界展示如何對抗狹隘的宗派主義,其核心訊息仍然是和平與非暴力。」
高峰會匯集了來自 32 個國家的 160 名佛教領袖、學者、專家和從業者,超過 160 名國際參與者,總出席人數約 700 人。其中包括尊貴的林仁波切和昆德林塔薩克仁波切、明就仁波切、蒙古佛教前最高領袖、甘丹特欽林寺住持尊貴的加布珠喬依木茲登貝列, 以及達賴喇嘛尊者辦公室的秘書長揚丹仁波切。
在為期兩天的亞洲佛教高峰會上,討論了以下主題:佛教藝術、建築和遺產、佛陀的庇護和佛法的傳播、佛教聖物的作用及其在社會中的意義、佛法在科學研究和福祉中的意義以及佛教文學和哲學在21 世紀的角色。
在為期兩天的峰會結束時,他們通過了一項八點宣言,即「德里宣言」。宣言包括以下幾點:
1. 基於佛法原則加強亞洲國家之間的連結。
2. 研究佛教文獻,特別是包含佛陀、哲學及其實踐的原始文字的巴利語。
3. 為了佛教界的精神延續和團結,應進一步鼓勵佛陀聖物展覽。
4. 培養一個以新價值為基礎的社會,讓社會各階層,特別是青年參與其中,努力讓青年人更積極參與其中。
5. 培育和分享佛教藝術和遺產(包括建築)的歷史。
6. 透過佛教朝聖和活態遺產連結亞洲佛教圈。
7. 認識佛法的科學和醫學方面的相關性。
8.佛陀的教義將我們大家團結在一起,增強了它的當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