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Mon, May
21 New Articles

達賴喇嘛尊者:將佛教科學作為客觀的學術背景

達賴喇嘛尊者於2019年1月24日在印度喜馬偕爾邦達蘭薩拉官邸與一群印度學者交談。(圖片:Ven Tenzin Jamphel)

佛教科學
Typography
  • Smaller Small Medium Big Bigger
  • Default Helvetica Segoe Georgia Times

『國際西藏郵報2019年2月4日台北編譯報導』說明佛教經論的內容可以分為三類:科學、哲學和宗教,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尊者告訴一群年輕的印度學者,佛教的「科學和哲學內容可以在客觀的學術背景下學習」。

2019年1月24日星期四上午,達賴喇嘛尊者會見22名印度學者,他們參加了由藏人行政中央西藏政策研究中心所舉辦為期三天的西藏研究會議。

在向他們解釋那爛陀大學的真實傳統如何傳入西藏的時候,尊者說:「雖然在印度可能已經忘記了作為這個傳統核心的寶貴知識,但藉由嚴謹的學習和實踐,我們在西藏保持了它的存在超過千年之久。那爛陀傳統不單單是宗教法義的問題。」

「在其哲學和先進心理學之中,是處理我們破壞性情緒的有效方法。這是一種深深植根於推理和邏輯的傳統。在佛陀建議他的追隨者調查他所教的內容之後,經過那爛陀大師、如龍樹菩薩和天菩薩根據推理論證檢查佛陀的教導而得出的結論,並且認為有些詮釋則無法單從字面上理解。」尊者補充說。

尊者說,在西藏寺院的學習中心,採用記憶、辯經和冥想的分析方法,與科學方法類似。他告訴他的客人們,在印度南部的寺院中心,有萬名僧人和千名尼師以這種方式接受過培訓。「在我與現代科學家歷經三十多年的認真討論,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關於外在世界的知識,我們已經能夠向他們解釋我們對心靈和情緒運作的理解。」

尊者對古印度傳統贊不絕口 – 不殺生或非暴力是其運作的模式,而悲憫或慈悲是其動機。尊者指出,即使在佛陀來臨之前,人們也廣泛觀察到了奢摩他(shamatha)和毗婆舍那(vipashyana)的實踐,這些實踐是培養單一思想和特殊洞察力的方法。事實上,佛陀是在這些古老印度傳統下成長茁壯。

參考300多卷佛教文獻,主要是從梵文翻譯成藏文,尊者提及,「這些經論的內容可以分為三類:科學、哲學和宗教。雖然宗教內容實際上只有佛教徒才會關注,科學和哲學內容可以在客觀的學術背景下學習。印度頂級核物理學家之一拉賈.拉姆納(Raja Ramana)曾告訴我,儘管量子理論在科學界是相對較新的,但在龍樹菩薩的論著中可以找到相應的思想。「我們今天面臨的許多問題都源於破壞性的情緒。印度古代對心靈運作的了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解決這種情緒。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印度具備將現代教育與現代教育結合的巨大潛力。這種傳統知識對於現代教育有著很大的幫助。」